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19篇
  免费   4215篇
  国内免费   2574篇
耳鼻咽喉   393篇
儿科学   849篇
妇产科学   426篇
基础医学   3661篇
口腔科学   850篇
临床医学   11225篇
内科学   6374篇
皮肤病学   712篇
神经病学   1759篇
特种医学   29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8篇
外科学   5925篇
综合类   24860篇
预防医学   9873篇
眼科学   773篇
药学   9816篇
  57篇
中国医学   9741篇
肿瘤学   2341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1180篇
  2022年   1239篇
  2021年   1185篇
  2020年   1521篇
  2019年   1724篇
  2018年   1630篇
  2017年   1103篇
  2016年   1475篇
  2015年   1575篇
  2014年   4450篇
  2013年   3215篇
  2012年   3749篇
  2011年   4026篇
  2010年   3970篇
  2009年   3951篇
  2008年   3740篇
  2007年   3892篇
  2006年   3744篇
  2005年   3765篇
  2004年   3557篇
  2003年   3144篇
  2002年   2596篇
  2001年   2580篇
  2000年   2920篇
  1999年   2892篇
  1998年   2685篇
  1997年   2765篇
  1996年   2651篇
  1995年   2445篇
  1994年   2149篇
  1993年   1596篇
  1992年   1506篇
  1991年   1401篇
  1990年   1251篇
  1989年   1071篇
  1988年   538篇
  1987年   524篇
  1986年   478篇
  1985年   438篇
  1984年   341篇
  1983年   373篇
  1982年   358篇
  1981年   241篇
  1980年   178篇
  1979年   136篇
  1978年   71篇
  1976年   36篇
  1965年   43篇
  196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微视频和微信健康教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纳入实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在实施围手术期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实行微信健康教育,观察组实行微视频健康教育,于术后1周对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健康宣教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病人在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等维度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 0.01),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等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 0.05),健康教育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1),而2组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视频健康教育与微信健康教育相比能更有效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并有效缩短健康宣教时间,提高宣教效率,增加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2.
热敏灸作为一种新型的灸疗方法,《医宗金鉴》中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故热敏灸讲究“敏消量足”,举一临床顽固性呃逆病案加以细说。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中药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分子机制并分析预测其靶标和药物作用通路。方法检索并下载GEO中与采用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集。通过获取的基因表达数据集,分析六味地黄丸干预前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基因变化,并将这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与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绝经女性血液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取交集,获得两对比组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对获得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从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分(CC)三方面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生物通用交互数据集库(BioGRID)分析获得与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产物互作的蛋白质,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实现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的可视化。应用中医药数据库(BATMAN-TCM)对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靶标基因进行预测。结果六味地黄丸干预后,得到1 3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22个,下调表达基因1 027个。58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相关,六味地黄丸干预后43个基因下调,15个基因上调。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靶标为ESR1, FGFR2, MED1, PGR, PRKCB, PTGS1, PTGS2, TRIM24, VDR, WNT4。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差异表达基因对比分析,ATF2, FBXW7以及RDX基因在干预后呈现显著差异表达。结论 ATF2, FBXW7和RDX基因为参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分子调控机制的关键基因。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靶标基因中,ESR1, FGFR2, MED1, WNT4为六味地黄丸干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相关内分泌疾病的潜在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64.
陈雅洁  吴节 《新中医》2020,52(5):124-126
结合中医理论及外界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以"肝气郁结、疏泄失调"为病机,治则立"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大法,探讨治疗该病选用肝俞施用龙虎交战针法的理论依据。为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古典针法创新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65.
66.
67.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上下终板弧形高度、椎间隙高度与椎间隙后骨赘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颈椎病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年龄30~72岁,平均52岁,女60例,年龄37~79岁,平均54岁。其中C2,3 6例,C3,4 15例,C4,5 32例,C5,6 42例,C6,7 13例。术前及术后摄颈椎X线片,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调阅影像,测量椎间隙的下上终板弧形高度(L1,L2),椎间隙高度(L3)及后方骨赘的宽度(L4)。利用Spearman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与L4对比(r=-0.34,P<0.05),L3与L4对比(r=-0.36,P<0.05),存在负相关。L1与L3对比(r=0.38,P<0.05),L2与L3对比(r=0.48,P<0.05),存在正相关。L1与L2对比(P>0.05),L2与L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终板弧形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骨赘宽度呈负相关,通过其测量可明确颈椎退变程度,对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艾灸对比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美国医学在线(Pubmed)及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关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经筛选后,提取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10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共涉及684例患者,与西药组比较,艾灸对于提高RA的总体有效率及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相关炎性标志物4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96,95%CI (1.87,4.70)]、[WMD=-5.99,95%CI (-8.06,-3.93)]、[WMD= -1.86,95%CI (-2.96,-0.76)]、[WMD= -5.73,95%CI (-8.4[]*8,-2.98)]。结论:基于本次meta分析,与西药比较,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更有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降低相关炎性标志物水平。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仍需更多更高质量的RCT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维新社区,曾有一位103岁仍在为人看病的老中医——吴法余。虽然他已于3年前去世,但他百岁高龄还能把脉诊病开方,人们对他的养生之道都深感好奇。本人多年前曾与他做过近10年同事,对他的生活习惯和为人处世多少有些了解,再加上他儿孙们的详细讲述,我认为吴老的健康长寿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导管护理中应用人工气道气囊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入组,病例选择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均实施气管导管护理,对照组常规建立人工气道,应用气压表监测,保持较大气囊压力;观察组建立人工气道时,利用气囊充气即可无需较大压力;开展人工气道气囊监测,对比两组气囊注气容积、气囊压力,统计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囊注气容积、气囊压力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统计差异明显.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导管护理中开展人工气道气囊监测,可降低医源性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